<img height="1" width="1" style="display:none" src="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r?id=543876648352610&amp;ev=PageView&amp;noscript=1">

下顎後縮竟害「駝背、烏龜脖」!下巴內縮改善攻略:功能與外觀的3種解方曝!

下顎後縮不只是讓下巴看起來比較短、側臉線條不明顯,更可能帶來咬合不正、嘴唇無法自然閉合,甚至導致打呼、淺眠等呼吸問題。許多在 Dcard 等論壇上分享「下巴後縮 Dcard」經驗的網友,都提到外觀與健康受到雙重影響,想改善卻不知從哪開始。

事實上,下顎骨後縮是一種結構與功能性的問題,改善方式並非一體適用,而是要根據需求與嚴重程度來選擇,成人與青少年治療策略更是大不相同。若你的困擾是打呼、睡不好,止鼾牙套是非侵入、可逆的初階解法;當結構問題嚴重、或你對外觀有高度在意時,才需進一步評估是否適合接受正顎手術。

這篇文章將從「下顎後縮矯正」的不同方向帶你認識各種治療選項,幫助你全面了解如何根據自身情況,有效改善下巴後縮所帶來的呼吸、咬合或生活困擾,重新找回順暢呼吸與健康體態!

精華大綱

  1. 下顎後縮是什麼?「暴牙、雙下巴、烏龜脖」隱形元兇!
    1-1. 下顎後縮/下巴內縮定義看這裡!外觀會有 7 特徵
    1-2.下顎後縮這樣判斷!「牙齒對不上、不胖也打呼」4 方向來評估
  2. 下顎後縮為什麼發生?原來是「壞習慣」害慘你!
  3. 下顎後縮會怎樣?竟藏 4 大健康隱憂!
  4. 下顎後縮改善對策一次看!從「呼吸道、矯正」到手術大解析
    4-1.止鼾牙套(MAD):對抗下顎後縮引起的打鼾問題的「黃金起手式」!
    4-2.齒顎矯正:改善咬合並輕度修飾下顎後縮外觀
    4-3.正顎手術:有外觀需求、或嚴重骨骼問題調整
    4-4.下顎後縮治療方式怎麼選?不同年齡層選擇大不同!
  5. 止鼾牙套戴多久改善睡眠呼吸道?「無創快速改善」幾週見效!
  6. 結論:「止鼾牙套」還你好眠!專業診所幫你量身訂做!

下顎後縮是什麼?「暴牙、雙下巴、烏龜脖」隱形元兇!

下顎後縮是什麼?「暴牙、雙下巴、烏龜脖」隱形元兇!

你有沒有曾經照鏡子時覺得自己的下巴「不見了」?或者側臉輪廓總是缺了點立體感?這很可能是下顎後縮的結果。「下顎後縮」聽起來像醫學教科書裡才會出現的專業詞彙,但其實它離我們的生活一點也不遠——不僅影響外觀,它也跟我們的咬合問題、呼吸健康都有密切的關聯,甚至可能對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!下面我們就從下顎後縮的定義看起吧!

下顎後縮/下巴內縮定義看這裡!外觀會有 7 特徵

下顎後縮(Mandibular Retrognathia),俗稱為「下巴後縮」、「下巴太短」,從醫學角度來看,是指下顎骨(也就是下巴)相對於顏面骨骼正常位置往後退縮,導致臉部比例失衡。從側面觀察,鼻子、嘴巴和下巴可能不在同一垂直線上,下巴明顯偏後,讓嘴巴看起來更凸,有時還會出現「小下巴」或「沒有下巴」的視覺效果。若脂肪堆積,下巴下方還可能出現雙下巴的外觀。在外觀上會出現以下特徵

  • 側臉輪廓不清楚:下巴位置相對偏後,導致下半臉缺乏立體感,從側面看起來嘴巴突出,下巴「不見了」。
  • 小下巴/無下巴感:下顎後縮讓下巴看起來縮進去,臉型比例失衡,視覺上像是「下巴太短」或「沒有下巴」。
    • 容易出現雙下巴:下顎骨支撐力不足,加上脂肪堆積,雙下巴更容易形成,即使不胖也難避免。
    • 上排門牙過度前凸/暴牙感:咬合不正,導致上排牙齒被推得太前面,看起來像「暴牙」。
    • 牙齒排列不整齊:下顎發育不足會影響牙弓空間,造成牙齒擁擠、歪斜,甚至交叉咬合等問題。
    • 嘴唇難以自然閉合:下顎骨骼結構無法提供足夠支撐,導致嘴唇無法輕鬆閉合,常呈現嘴微張的狀態,口乾、口呼吸也容易發生。
  • 頭部前傾:為了維持視線水平,下顎後縮者常不自覺將頭往前伸,導致姿勢歪斜,可能會出現烏龜脖或駝背。

下顎後縮這樣判斷!「牙齒對不上、不胖也打呼」4 方向來評估

想做個快速居家測試?拿支直尺或筆,對齊鼻尖與嘴唇,看看是否同時能碰到下巴,如果下巴「落隊」,那就是典型的後縮特徵!這邊我們整理出幾個從外觀到咬合、症狀以及醫學判斷的方法給大家了解:

外觀檢視

其實,只要一支筆、一面鏡子,甚至一張自拍照,你就可以初步觀察自己的下顎位置!首先試試這個簡單的小方法:

    • 筆測試法:拿一支筆或直尺,輕輕對齊鼻尖與嘴唇中間點,觀察筆的延長線能不能碰到下巴。理想情況下,這三點應該會排成一條直線;如果你的下巴明顯「縮進去」,碰不到筆,那就可能是下顎後縮的現象喔!
    • 自拍觀察法
      • 嘴巴和鼻子看起來比較突出,下巴比較凹
      • 下巴與脖子的界線模糊,看起來「雙下巴」提早報到
      • 嘴巴自然閉上時,下巴很費力、甚至有點緊繃

想更精準掌握自己的臉部狀況?推薦大家用這個 APP:Respire AI

拍照快篩傳送門:https://www.drbreaths.com/respire-ai 

觀察咬合

看看你上下門牙咬起來的方式,如果你發現上排牙齒大幅度地蓋住下排牙齒,甚至下排門牙完全被遮住,這就是常見的咬合不正類型之一,也可能與下巴後縮有關。有些人還會出現「門牙咬不到一起」、「嘴包不住牙」、「後牙太緊」、「咬東西覺得卡卡的」等狀況,這些都可能是下顎位置不理想所造成的功能性問題。

    • 門牙咬不到一起
    • 嘴巴閉不起來(嘴包不住牙)
    •  咀嚼卡卡的、不順
    •  後牙咬合緊繃、不舒服

觀察呼吸

呼吸習慣也能透露下顎位置的端倪!你可以檢查自己平常有沒有習慣用嘴巴呼吸?如果你經常張嘴呼吸、睡覺容易流口水,可能代表你在閉嘴時感到困難,這往往與下顎後縮有關,口呼吸會讓口腔長期暴露在空氣中,影響牙齒健康,也可能加重氣道壓力、增加打呼機率。口呼吸不只是壞習慣,長期下來還可能使氣道發育不良,進一步影響睡眠品質!

照 X 光更準確

牙醫或正顎醫師通常會安排你拍攝一張叫做「側顱影像 X 光片」的 X 光片,來幫助分析你的下顎是否後縮,可以精確測量下巴與其他面部骨頭的相對位置。

醫師會看一個叫做「SNB 角度」的數據,也就是下顎與顱骨的角度,角度太小就表示下顎偏後。但別擔心,這些數字是醫師的工具,不是你要自己搞懂的!

留意症狀:睡眠呼吸中止症(OSA)

除了外觀變化與牙齒咬合問題,下顎後縮其實也可能對呼吸功能與睡眠品質造成影響。當下巴骨骼向後退縮,連帶使舌頭位置也跟著偏後,在睡覺時肌肉放鬆,舌頭更容易往喉嚨方向塌陷,導致氣道變窄甚至暫時阻塞。這樣的情況在醫學上稱為「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」(Obstructive Sleep Apnea, OSA),是一種常見但容易被忽略的睡眠障礙。常見症狀包括:

    • 睡覺打呼,甚至出現呼吸中斷的情況
    • 白天容易疲倦、嗜睡、注意力難集中
    • 精神不濟、記憶力下降,影響生活與工作表現

特別要注意的是,有些體型不胖的年輕人也會打呼或白天嗜睡,這時就可能跟下顎後縮有關!

若你經常打呼或睡眠品質差,別只以為是壓力或作息問題,建議可以進一步評估下顎與呼吸道的結構是否也出了問題。

➽參考資料:克利夫蘭診所美國國家衛生院(1)、MDPI美國國家衛生院(2)

下顎後縮為什麼發生?原來是「壞習慣」害慘你!

下顎後縮為什麼發生?原來是「壞習慣」害慘你!

 

很多人以為「下顎後縮」是天生的,其實背後真正的原因,其實主要都是因為「舌頭沒有頂上顎」,且跟呼吸息息相關!可以歸類為 3 大種類

  • 長期鼻塞(被動口呼吸)

如果從小鼻子過敏、經常鼻塞,呼吸就會改由嘴巴進行。這種被動的口呼吸,長期下來會影響下顎正常發育,讓它逐漸往後縮。

  • 口腔肌肉無力(習慣性口呼吸)

當嘴巴周圍的肌肉發展不足,就會變得「懶得閉嘴」,自然改以口呼吸。這不只影響臉型,更讓下顎缺乏向前生長的機會。

  • 舌未頂上顎

舌頭應該頂在上顎,才能穩定口腔結構,但許多人從小舌頭就習慣性停在下方,使上顎發育受限、下顎也跟著受影響。

原因類型

說明

長期鼻塞(口呼吸)

鼻過敏、長期鼻塞 → 用嘴呼吸

口腔肌無力(口呼吸)

嘴周肌肉弱 → 習慣張嘴呼吸

舌未頂上顎

舌頭長期在口腔底部

➽參考資料:美國國家衛生院(1)、美國國家衛生院(2)、ScienceDirect

下顎後縮會怎樣?竟藏 4 大健康隱憂!

下顎後縮會怎樣?竟藏 4 大健康隱憂!

下顎後縮不只是外表的事!你知道嗎?如果下巴長得比較靠後,不只是側臉看起來沒精神,還可能影響你吃東西、睡覺、講話,甚至是健康狀況!

  • 吞嚥問題:下顎後縮的人吃東西容易嗆到、吞不下比較大或比較硬的食物,嚴重時甚至得靠鼻胃管進食。這是因為下顎骨的位置影響到舌頭、咽喉和吞嚥肌群的協調,讓食物沒辦法順利從嘴巴滑進食道。
  • 睡眠呼吸中止症(OSA):你身邊是不是有人睡覺常打呼、甚至會「憋氣」?那有可能是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,而下顎太後面正是這種狀況的「幫兇」之一!因為下巴往後,舌頭和氣道空間就被壓縮,空氣通過變困難。國外研究顯示,使用「止鼾牙套」(MAD)可以把下巴往前推,不但打呼改善,連血氧都回升了!
  • 顳顎關節(TMJ)問題:有時候張嘴會聽到「喀喀」聲,或是咀嚼時酸酸痛痛的,這可能是顳顎關節出問題了。當一個人的下巴天生比較後縮時,整個下顎骨會往後退,連帶地,下顎和頭顱之間的「顳顎關節」也會跟著被擠到比較後面的、不正常的位置。這樣一來,關節裡原本應該位在中間、幫助緩衝的「關節盤」,就容易被擠壓、甚至跑位,還可能頂到後面有神經和血管的地方。

長期下來,這個關節會因為受力不平均而開始出問題:關節盤可能變形、位置不穩,導致發炎或退化。很多人會開始聽到耳朵附近有「喀喀聲」,那其實就是關節盤在張口或咬東西時被擠出去又彈回來的聲音。更嚴重的話,甚至會導致嘴巴打不開,吃東西或講話都很困難。

  • 發音與語言問題:尤其是小朋友,下顎後縮會讓舌頭在口腔裡沒位置,講話就會有點「大舌頭」,像是英文的「s、z」或是國語的「ㄕ、ㄙ、ㄓ、ㄗ」的音容易發不準,講起話來變得怪怪的。研究顯示,矯正下顎位置之後,發音有明顯進步,小孩的自信心也跟著提升!

➽參考資料:Verywell Health耳鼻喉雜誌美國國家衛生院日本頜骨畸形雜誌

下顎後縮改善對策一次看!從「呼吸道、矯正」到手術大解析

下顎後縮改善方式大公開!「呼吸道、矯正、手術」一次看

下巴太短、下顎後縮,不只影響咬合與外觀,有時還可能連呼吸與睡眠也受到影響。如果你有嘴巴閉不起來、容易打呼、早上醒來嘴乾或白天昏沉的狀況,很可能和下顎後縮壓迫氣道有關。但不要怕!下顎後縮的改善方法其實非常多元,依照不同程度與需求,可以分為以下三大方向:

止鼾牙套(MAD):對抗下顎後縮引起的打鼾問題的「黃金起手式」!

如果你有下顎後縮,晚上打呼、呼吸不順暢,那可能不只是「睡姿不對」,而是你的下巴位置正在偷偷影響你整個夜晚的呼吸品質。這時候,「止鼾牙套」(Mandibular Advancement Device, MAD)就是你能做的第一件事,無痛、無創、有效,是目前國際睡眠醫學界非常推薦的初階治療方式!

下顎後縮會讓下巴位置更靠近後方,進一步「佔據」咽喉後方的呼吸道空間。這樣一來,舌頭和軟顎也會往後擠壓,加上睡著後肌肉放鬆,氣道就更容易塌陷,導致打鼾,甚至引發睡眠呼吸中止——也就是睡夢中突然「沒呼吸」!這可不只是打呼而已,而是身體在「缺氧求救」!

  • 睡眠時配戴,能將下顎輕微往前固定,避免舌頭塌陷、阻塞呼吸道
  • 適用於輕中度睡眠呼吸中止症(OSA)
  • 攜帶方便,無需開刀,許多患者短期就能感受到打呼變少、睡眠變穩的效果

這種牙套是完全「可逆的」,你不需要動手術、不需要住院,睡覺戴、白天拿下,非常方便又不影響生活。要注意的是,止鼾牙套是「呼吸功能」改善的基礎工具,但不針對外觀做調整,也無法改變骨骼結構,適合不想手術又想改善睡眠品質的人。

齒顎矯正:改善咬合並輕度修飾下顎後縮外觀

很多人以為戴牙套就能解決下巴後縮,但其實這是一個需要整體結構評估的治療過程。牙醫師會透過 3D 斷層掃描,檢查你的下顎骨位置、牙齒咬合、臉型比例,甚至連呼吸道空間、舌頭擺位、吞嚥習慣都會一併考慮。

若發現上顎過窄,會先進行擴弓治療(如 MSE 擴弓器),將上顎擴大為舌頭騰出空間,從而降低舌根壓迫氣道的狀況。接著再進入隱形牙套矯正,重新排列牙齒、調整上下排牙齒的咬合,使下巴在咬合時的位置更趨理想。過程中還會加入口腔功能訓練,如鼻呼吸、正確舌位、吞嚥技巧等,讓結果更穩定、不容易復發。若是嚴重的骨骼型後縮,也可能需要考慮正顎手術,從根本改善臉型與功能。

簡單來說,如果你的下顎後縮屬於輕中度,且咬合異常,例如有暴牙、深咬、嘴包不住牙等問題,透過牙套調整咬合後,下巴在視覺上可能稍微前移,使臉部比例獲得一定程度的修飾。這樣的改變主要來自牙齒排列與咬合位置的調整,讓下巴看起來不再那麼後縮,而非真正將下顎骨向前生長。

  • 青少年是矯正的黃金時期,可在骨骼發育階段引導下顎前移
  • 成年人則可透過矯正調整牙齒排列,修飾臉型比例,改善閉嘴困難等問題
  • 同時能提升咀嚼效率與發音品質

如果你關心外觀與功能兩者,矯正是「非手術」中較溫和也有效的方法之一。

☛延伸閱讀:戴牙套臉型會變小變好看?牙齒矯正後出現牙套臉型?

正顎手術:有外觀需求、或嚴重骨骼問題調整

如果你的下顎後縮非常明顯,不只是影響咬合功能,還讓整體側臉比例失衡,甚至影響自信,那麼正顎手術會是一個能從「骨骼根本改善」的選項。

  • 可前移下顎或上下顎一起調整,同時改善外觀比例與擴大呼吸道
  • 手術後,側臉線條變立體,下巴不再後縮,嘴唇自然閉合
  • 但這是屬於侵入性療程,需全身麻醉、術後有恢復期,也會有一定風險

需要特別強調的是:正顎手術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做的

這類手術主要適合以下兩種人:

  1. 結構問題嚴重:像是咬合錯位導致無法正常進食、氣道受壓明顯,OSA 嚴重
  2. 真的很在意外觀:希望從根本調整臉型、讓下巴更對稱、輪廓更立體

如果你只是輕微後縮、或只是咬合不正,大多可以透過齒顎矯正改善,不必一開始就考慮動手術

改善方式

重點目的

是否改變外觀

止鼾牙套(MAD)

改善呼吸道功能

不改變外觀

齒顎矯正

改善外觀+咬合

輕度改變外觀

正顎手術

根本性骨骼矯正

明顯改變外觀

☛延伸閱讀:睡眠重返輕鬆:從牙齒矯正到正顎手術的改變

☛延伸閱讀:戽斗、小下巴、臉歪可以純矯正不做正顎手術嗎?

下顎後縮治療方式怎麼選?不同年齡層選擇大不同!

青春期是顎骨發育的關鍵時期,女生大約落在 10~12 歲、男生則是 12~14 歲之間,如果能在這個階段前以齒顎矯正搭配功能性口腔訓練,不只可以幫助下顎順利往前生長,也能改善呼吸道空間。但要特別提醒的是,如果孩子之前已經做過矯正,卻持續用嘴巴呼吸,那麼即使當時有把下顎拉出來,後續還是有可能因為肌肉力量不足、功能不協調,導致下顎又慢慢縮回去

所以光靠矯正是不夠的!必須同步進行口腔肌肉功能訓練,才能穩定骨骼發育、避免下顎後縮與呼吸問題反覆出現。

如果你已經過了生長發育期,錯過了黃金矯正時間,那要徹底解決下顎後縮與呼吸問題,就需要更進一步的治療方式。對於下顎明顯後縮、呼吸道狹窄或對臉型改善有高度需求的成人來說,正顎手術是目前唯一能從骨骼結構上真正「前移下顎、打開呼吸道、改善咬合與臉型比例」的選項。不過這是需要全身麻醉的大型手術,術後也會有一定的恢復期,適合結構問題較嚴重的族群。

階段

類別

治療方式

說明

適合對象/備註

青少年期

結構性引導

齒顎矯正(牙套/矯治器)

利用生長黃金期,引導下顎骨正常發育

青春期生長發育高峰前,女生約 10-12歲,男生約12-14歲,建議搭配功能性訓練,否則即使矯正過,未來持續以口呼吸仍有縮回去的可能性

功能性輔助

鼻呼吸訓練

改善張口呼吸,協助氣道正常發展

若有鼻塞、過敏等問題者需合併處理

功能性輔助

口肌訓練(舌頭、唇肌)

改善吞嚥、發音與閉嘴困難

可搭配牙套進行,效果更完整

成年期

結構性根本改善

正顎手術(前移下顎)

調整下顎或上下顎骨位置,擴大氣道、改善咬合與臉型比例

結構異常嚴重或對外觀改善有強烈意願者;須全身麻醉並有恢復期

非手術方案

止鼾牙套(MAD)

睡眠時固定下顎前移,減少舌頭後墜與氣道阻塞

適合輕中度OSA患者,屬功能性處理,與外觀無直接關聯

非手術方案

CPAP呼吸器

利用正壓空氣持續開通呼吸道

適合中重度OSA者,效果穩定但配戴依賴性高

 

手術 vs. 非手術方式比較

比較項目

正顎手術

止鼾牙套/CPAP(非手術)

是否治本

從骨骼解決根本問題

僅改善症狀,不改變骨骼結構

效果持久性

一次性解決、效果長久

需長期配戴,停用即復發

使用方便性

手術後無需每日處理

每晚需配戴,依賴度高

風險與不適

有麻醉與恢復期風險

幾乎無風險,但可能有不適感、影響咬合

 

➽參考資料:臨床睡眠醫學雜誌美國國家衛生院(1)、美國國家衛生院(2)

止鼾牙套戴多久改善睡眠呼吸道?「無創快速改善」幾週見效!

都說止鼾牙套快又有效,具體是多快呢?這邊我們帶大家來初步了解大致上所需要的時間,不過每個人下顎後縮的程度略有不同,所以實際還是要綜合專業的醫師評估以及你自身的狀況為準唷!

階段

所需時間

會做什麼?

初步評估與檢查

1 次門診

會先提供你居家睡眠檢測確認你睡眠問題之後,牙醫會幫你做口腔檢查、評估下顎結構和咬合,確認你是否適合配戴止鼾牙套,作為改善呼吸道問題的基礎解決方案。

牙套製作與調整

約 7~14 天

牙醫會為你量身訂做專屬的牙套,不是網路買那種「一體成形」的喔!是根據你的口腔掃描與下巴位置微調、打造的專業版本,確保在睡眠時能有效擴大呼吸道空間。

正式配戴與適應期

配戴後的前 2~7 天

一開始可能會覺得有點緊或不習慣,但大多數人幾天內就能適應,而且很快就會感受到「睡得比較安穩、白天比較有精神」,這是因為呼吸道阻塞問題得到改善。

治療期程與追蹤

約 3 個月~1 年

醫師會安排定期回診(1~3 個月一次),根據你的睡眠改善情況調整牙套的推進角度,持續優化對呼吸道的效果!

長期追蹤(選配)

1 年以上(視個人狀況)

國外研究發現,有些患者戴了 3~5 年甚至 10 年,效果依然穩定,而且大幅改善生活品質與心血管健康!這顯示止鼾牙套作為呼吸道解決方案的長期效益。

無論你只是輕微打呼,還是已經影響到生活品質,只要有下顎後縮、呼吸道壓迫的現象,止鼾牙套都是你可以「立刻行動」的第一步

止鼾牙套費用、諮詢傳送門止鼾牙套治療(Mandibular Advancement Device)

它無創、可逆、適應期短、效果快,根本是專為現代忙碌人設計的高效解法!而且不用動刀,不會影響日常作息,晚上戴、白天拿,輕鬆無負擔。

➽參考資料:美國國家衛生院(1)美國國家衛生院(2)

結論:「止鼾牙套」還你好眠!專業診所幫你量身訂做!

如果你有下顎後縮,不只是影響外型,更可能讓你晚上打呼、呼吸不順、睡不好。許多人長期因為打呼、嘴巴閉不緊、下巴看起來不明顯而感到困擾,卻不知道其實元兇就是「下顎後縮」!透過專業評估與合適的矯正方式,像是量身打造的止鼾牙套,就能在不動刀、無痛無創的情況下,讓你:

  • 睡得更好、精神變好
  • 打呼變少、呼吸順暢

這邊我們來做簡單的重點回顧:

主題

重點摘要

什麼是下顎後縮?

指下顎骨相對於上顎或臉部骨架位置過後,影響臉型、咬合與呼吸。從側面看,下巴明顯後縮,常伴隨嘴巴突出、雙下巴。

怎麼判斷?

可用「筆測試法」或「自拍側臉照」初步觀察。專業診斷則需透過側顱 X 光片檢查 SNB 角度。

會造成什麼影響?

除了影響外觀,還可能導致打呼、睡眠呼吸中止、咬合錯亂、顳顎關節障礙,甚至影響發音。

發生原因有哪些?

可能是遺傳(天生骨架)、後天習慣(口呼吸、舌位錯誤)、或骨骼比例失衡(上顎過發達)。

矯正方式有哪些?

輕度可用「止鼾牙套」,中度可搭配牙齒矯正,重度則可能需正顎手術。治療方式依程度與需求而異。

止鼾牙套有用嗎?

無創、可逆、配戴簡單,是理想入門選擇。

簡單來說,想了解自己是否有下顎後縮,不妨試著從側臉自拍檢查開始,或直接預約丰采美學牙醫診所,讓醫師幫你做更完整的分析與規劃!輕鬆呼吸、告別打呼、改善體態——從今晚開始,給自己一個真正好眠的機會!

  • 以上內容由口腔顎面與呼吸道專家馬永昌醫師協助審閱,希望幫助大家更清楚了解下顎後縮與相關影響,如有類似的困擾,建議及早尋求專業評估喔!

 ▋診所推薦 ❘ 丰采美學牙醫診所

  • 地址: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二段 18 號 1 樓
  • 電話:02 2397 2099
Author
Picture of 馬永昌醫師
馬永昌醫師
Dr. BreathE 原氣醫生協同醫療平台執行長 大安・新店・丰采美學牙醫診所院長 台大牙醫學系第一名畢 哈佛商學院校友PLDA